2003年8月18日 又一回闖蕩

 

飛馳的巴士上,很涼爽,我們離開中大,越走越遠。

 

我相信這是我人生裡最後一個迎新營。

 

別人問我為何會做輔導員,我答,想玩。因為我不希望自己這麼快便老去,我知道青春的時代容許過失,容許張狂,容許魯莽。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對生命充滿激情和盼望,是去年的迎新營。然後,有一段日子,我崩潰了,對旁人、自己和自己的理想充滿了懷疑。我盼望自己可以再站立起來,走下去,發揮和發掘生命裡種種潛能,我深信這就是人的創造性。

 

根據以往的經驗,四天三夜裡發生的事,往後我們多不會清楚記起,幾天裡的激情像灑一場大雨,不久,將了無痕跡。有時走過孔子像,走過峰火台,模模糊糊地會想起一些傻事,和笑我們幹傻事的人。然而,遺忘是人的習慣,習慣遺忘是人的本性,這實在無足介懷。新亞學規有一條勸勉我們不僅要注意師長的學問,還要注意創造學問的一個個師長的為人。如果,我有什麼值得你們注意的,這就是我的微薄貢獻,我會為此感到滿足。

 

整個迎新營都很順利,如果疲倦不是一種障礙的話。第一晚夜話,我大膽地模仿關生說起迎新營的意義,Orientation,即德文die orienterung,意思是定向。因此,中文譯成迎新營完全隱沒了定向的重大意義。甫進入大學,看見種種難以想像的大學生,最要緊的是自我定位,隨波遂流永遠不能體現生命裡最獨特最高尚的自由。

 

最後一晚,食宵。師兄和同學常說,食煙飲酒,甚至更厲害的煲煙對酒,是我們哲學系的傳統。對新同學而言,這話可以構成無比的壓力。對我而言,如果這是傳統的話,那我註定做個不受傳統羈絆的人。可怕的並不是傳統是如何如何醜惡,最令人戰慄的是,我們備受傳統的壓逼,人的創造性備受扭曲,自由備受限制。誰利用傳統來壓逼、扭曲和限制我們,將是罪大惡極。

 

如果有人嫌我太過批判,甚至簡直不可理喻的話,我無話可說,必定自我反省。而如果有人容許我辯解的話,我將會說,我敬重哲學這門學問,我崇尚反求諸己的能力,我珍視人的尊嚴。

[首頁] [知行] [學思] [人文] [誠明] [樂群] [紫霞] [留言冊]